王震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上是个特别棒的将领,本事相当大。1955年发军衔那会儿,中央原本打算定15个大将,王震就在名单上。但后来经过多方面考虑,决定只选10个,所以王震最后就被评为了上将。
授衔名单敲定以后,徐海东和许光达都表示不想当大将,而且他们还心有灵犀地建议组织,想让王震来替换自己的大将位置,希望能跟王震换个军衔。
许光达评价得十分到位:“王震同志那可是功劳大大的,在湘鄂赣地区树起大旗,又在南泥湾开垦荒地;南征北战,吓得敌人胆颤心惊,进军新疆时也是战绩斐然。”由此可见,王震的贡献大家心里都清楚,确实是让人佩服得很。
王震这人,不光是贡献大,他的人品也是没得说。工作上遇到啥争执、啥分歧,他从不往心里搁。要是有人碰到难处,他绝不会趁机踩一脚,反而是顶着压力,也要公正地说出心里话。
例如,面对经常批评他的彭老总,还有只给他安排空头衔的谭震林,他总是采取“迎难而上”的姿态,就因为这样,他还赢得了不少人的敬重!
彭老总脾气直率火爆,跟他一起工作的人大多都被他批评过。要是说谁被骂得最频繁,那肯定是王震,这话还是彭老总亲口说的。
在解放战争那会儿,第一野战军里头,王震是跟着彭老总混的,俩人整天呆在一块儿。王震这人吧,性格直愣愣的,不是那种啥都听上司的料,所以他们俩老是因为意见不合拌嘴。
1948年8月份,壶梯山那场大战,王震带着二纵冲在最前头。没想到彭老总没提前通知一声,直接就跑到前线指挥那儿去看了。王震一看,心里头又惊讶又紧张,使出浑身解数想劝彭老总回去,可人家就是不走。王震实在没办法,只好半开玩笑地说:彭老总,你这是不是觉得我这指挥的不行啊?
这种小把戏根本逃不过身经百战的统帅的眼睛,他愣是一动不动,非得等到壶梯山被拿下,彭老总这才动身返回。往回走的途中,彭老总心里头琢磨开了:王震那是真心为我着想,生怕我有个闪失,可我呢,反倒老骂他,而且骂得最凶的就是他,这实在是不对啊。
彭老总是在1947年开始亲自指挥西北前线的战斗,到了1950年,他就因为要去抗美援朝而离开了。虽说只有那么短短的三年,但这段时间足够让王震对彭老总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。
1959年,彭老总收到一封信后,情况就变得特别棘手。那时候,原来一野的好多干部,跟贺龙的想法差不多,都觉得彭老总把事情说得有点过头了。
王震站了出来,在小组会上直接说:打解放战争那会儿,我和彭老总一起工作挺长时间,所以这事儿我有资格说两句。总的来说,他大体上是按照中央的吩咐来办的,在西北那边,原则性问题上他从没掉链子,对咱们全国解放那可是有功的。说到抗美援朝,彭老总更是咱们的民族大英雄。
这样的话语,在那个时候真是挺少见的,正直得很。
要是说替彭老总说话还带点个人情感的话,那王震站出来为谭震林说话,那可真是纯粹出于公心了。要知道,王震和谭震林在革命那会儿,基本上没啥来往。
红军那时候,王震主要在湘赣那块儿的苏区活动,后来跟着红二方面军一起走了长征路。谭震林呢,他主要在福建那边打仗,后来留下来在苏区,进行了长达三年的游击战,那日子可不好过。
抗战那会儿,王震在八路军的120师,主要负责守护陕甘宁边区,而谭震林呢,他在新四军,主要在江南和华中那一带活动。到了解放战争,王震跑到了大西北,谭震林则在华东。他们啊,得等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有了些交集,不过,那可不是啥好事儿,两人之间有点不愉快。
1955年那会儿,王震得了一场重病,严重到得切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胃。他休养了好久,差不多快一年,身体才慢慢好起来。身体一有好转,中央就马上让他去当农垦部部长,不过具体干啥还得等上面的进一步指示。那会儿,谭震林正好是管农业的国务院副总理,王震的工作就归他负责了。
谭震林琢磨着王震刚大病好利索,不能太折腾他。就挑了些轻巧简单的活儿给王震安排,可没想到,这样一来,王震心里头反倒不痛快了。
王震一直是个实干家,身体再不好,他也总想着多为国家做点贡献。那些他觉得不重要的琐碎工作,在他看来简直就是浪费时间。
谭震林对王震的脾气不太摸得透,而王震呢,也没懂谭震林是想帮他。时间一长,两人之间就有了隔阂。到了1964年,谭震林干脆给王震找了个没啥实权的职位,不让他再管具体工作了。这样一来,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更僵了。
从这里真的能感受到沟通有多关键,本来大家都是出于好心,结果没说透,就闹出了个大乌龙,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。
1967年怀仁堂那事儿一出,谭震林的日子就难熬了。不少人开始指责他,更有甚者还想拉拢王震一块儿发声,好把事情闹大。可让人没想到的是,王震被推上台后,就简单说了这么一句话:“谭震林绝不是叛徒。”
这话跟会议的气氛格格不入,立马让场上炸了锅。王震没办法,只好硬着头皮又说了一遍,但话说得也是斩钉截铁:毛主席讲了,老同志不能全被打倒,你们这是要跟主席唱反调吗?
大家看到这情况后,就不再逼着王震发言了,但心里头开始对他有了看法。没过多久,一些心思不正的人就开始找王震的麻烦,让他也受到了波及。还好毛主席及时站了出来,保住了他,没让他受到太大的伤害。
谭震林听说王震在会议上的表现后,心里头又是愧疚又是感动。从那以后,他俩的关系越来越铁,慢慢地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。
这儿有个挺有意思的事儿,王震以前其实叫王正林。革命刚开始那会儿,他听了游击队里负责思想工作的干部的话,说“王震这个名字又响亮又好记,发布告示能让人眼前一亮,还能震慑住地主的民团”,于是就把名字给改了。他原来的名字跟谭老板的很像,可能也是因为这个特别的巧合,两个人才能从不对付到后来成了朋友吧!
再提一嘴,王震将军对我国边疆的贡献那可真是没得说。刚建国那会儿,新疆那边还挺荒芜的,他领着建设兵团亲自上阵,开地种田,愣是在那儿建起了好多新城市。为了让建设兵团的人能在新疆稳稳当当地待下去,他还老往内地跑,鼓励年轻人去新疆发展。
一开始,新疆建设兵团加上家属和搞后勤的,总共才十多万人。多亏了王震将军一直使劲儿号召和努力,到了1966年,人数直接涨到了148万!人口对一个地方的安稳太重要了,王震将军在这方面可是立了大功。
后来到了那个特殊的时候,情况变得有点乱糟糟的。1975年3月,中央做了个决定,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给解散了。这事儿让王震将军心里头特别不是滋味。到了1981年,他亲自跑到新疆看了看,结果发现好多地方都荒了,没人管。看完之后,他一回去就连着好几次给中央打报告,说这事儿得解决。后来邓公点了头,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又重新建了起来。
回头看看后来的历史发展,这一步实在是太关键了。王震将军的眼光真是长远,真叫人佩服得五体投地!
亿腾证券-股市配资风云-广东配资炒股-有靠谱的股票配资平台吗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