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纵观历史古为今用#
“其兴也勃焉,其亡也忽焉。”这是黄炎培先生在1945年延安窑洞中与毛泽东同志那场著名对话里,对历代王朝兴衰更迭的精辟概括。
纵观中国历史,封建王朝似乎都未能逃脱这一“兴亡周期率”的支配。从初期的蓬勃发展、励精图治,到中晚期的腐败丛生、民生凋敝,最终走向覆灭,无不印证了这一规律。
那么,中华民族如何才能跳出这一历史宿命呢?
封建王朝初期,一般凭借强劲的精神和正确的政治军事方略,迅速统一天下,实现了长达百年的社会稳定与繁荣。然而,正如黄炎培先生所言,因为历时长久,自然地惰性发作,封建统治的弊端日益显露。吏治腐败、政怠患成、人亡政息,最终导致了“其亡也忽焉”的悲剧。
封建王朝在不同时期都出这种情况:前期推动了社会的安定与发展,后期则成为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。封建王朝为什么无法跳出“兴亡周期率”?
其根本原因在于其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。
在这样的体制下,皇帝拥有绝对权威,臣僚百官皆是仰其鼻息的奴才,根本谈不上“人民监督政府”。郭成康教授在分析康雍乾盛世隐患时,便特别强调了“皇权的过度膨胀”,认为这是导致政治腐败、决策失误、人才消磨和思想窒息的关键,最终削弱了统治基础,导致政权分崩离析。
以官员贪腐为例,封建帝王并非不深知反腐肃贪的重要性,清朝康熙帝甚至强调“贪官之罪,断不可宽”。然而,客观现实却是惩贪愈严,贪风愈炽。究其原因,仅仅依靠官德提倡和严刑峻法,难以抵挡物质利益的巨大诱惑,也无法根除贪官的侥幸心理。要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,必须建立对权力进行 严密制度化、多种形式、有广泛群众参与的有效监督。这一点,在封建专制政治下是根本无法实现的。
毛泽东同志在与黄炎培的对话中,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已经找到了跳出“兴亡周期率”的“新路”,那就是民主。他强调:“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,政府才不敢松懈。只有人人起来负责,才不会人亡政息。”这寥寥数语,却蕴含着对中国历史和政治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,为我们跳出历史周期率指明了方向。
毛泽东思想深刻揭示了,封建王朝之所以无法跳出“兴亡周期率”,在于其权力脱离人民、凌驾于人民之上。一旦政权成为少数人的工具,必然走向腐朽和灭亡。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跳出这一魔咒,关键在于其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,并建立了 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主制度。
人民当家作主,是毛泽东思想中“民主”的精髓。这意味着人民不再是被动的被统治者,而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。人民有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,有权监督政府的运行,有权对一切不符合人民利益的行为进行纠正。这种深层次的民主,将国家权力置于人民的有效监督之下,从根本上杜绝了权力异化和腐败滋生的温床。
毛泽东同志不仅强调了外部的人民监督,更提出了党的自我革命这一重要思想。在他看来,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,其先进性决定了它必须不断进行自我净化、自我完善、自我革新、自我提高。
毛泽东高度重视思想建设,强调理论联系实际、密切联系群众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。他认为,只有通过持续的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,才能使全党同志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,坚定理想信念,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。延安整风运动,正是通过思想教育,统一了全党的思想,为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。
毛泽东指出:“人民,只有人民,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。” 他坚持一切为了群众,一切依靠群众,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。党的干部必须深入群众,了解民情,倾听民意,集中民智,解决民忧。这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,更是为了让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获得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支持,从而避免脱离群众的危险。
毛泽东将批评与自我批评视为党内解决矛盾、保持肌体健康的有力武器。他鼓励党内同志之间、上下级之间坦诚相待,指出缺点错误,及时纠正偏差。这种积极健康的党内生活,有效防止了官僚主义、形式主义等作风问题的滋生蔓延,确保了党的决策始终代表人民利益。
毛泽东强调党的纪律是党的生命线。他要求全党同志必须严格遵守党的章程和各项纪律,做到令行禁止,步调一致。严格的纪律性,保证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,确保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。
通过持续不断的自我革命,不断清除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,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,从而避免了封建王朝“惰性发作”的困境。
毛泽东思想中的“民主”,并非抽象的概念,而是要通过具体的制度来保障和实现。
新中国成立以来,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,充分证明了毛泽东思想关于跳出“兴亡周期率”的正确性和先进性。然而,跳出周期率并非一劳永逸,它是一个持续的、动态的过程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,我们仍然需要不断深化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,并结合时代特征,不断推进实践创新。
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执政考验、改革开放考验、市场经济考验、外部环境考验,以及精神懈怠的危险、能力不足的危险、脱离群众的危险、消极腐败的危险。这些考验和危险,都是对党执政能力和跳出“周期率”成果的严峻挑战。
黄炎培与毛泽东的“窑洞对”,是对中国历史规律的深刻反思。毛泽东同志以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,从人民民主和党的自我革命中找到了跳出“兴亡周期率”的根本答案。但是要跳出“兴亡周期率”,绝非一蹴而就,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。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快来关注
亿腾证券-股市配资风云-广东配资炒股-有靠谱的股票配资平台吗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